四大名山

导语 名山拱卫名城,精雕细琢展露山之风骨。

  山为城之筋骨。古人认为山川“非第以供凭眺”,也是“钟灵毓秀”之所本。幸哉泉州多山,且气象万千。

  文献记载,泉州四大名山,乃东北清源山,西南紫帽山,西北朋山(一说葵山)和南边罗裳山。其实远不止这些。泉州境内由中山、低山向沿海丘陵、盆地平原过渡,地势北高南低。远在德化,戴云山以一种傲然之气占据了泉州西北边陲,气势磅礴。而至泉州城北,山脉变得秀丽多姿,清源山扇形展开,经桃花山隐入泉州湾。还有仙公山、大坪山、九日山、灵源山、黄巢山、笔架山、大雾山……泉州之山多,可见一斑。

  峥嵘尽显的山代表着泉州人的风骨,它们是笃定和坚强的象征,更是泉州人宝贵的精神内核和文化遗存。在建设“东亚文化之都”的机遇下,我们如何让泉州山的人文历史与泉州人的文化信念一同提升,迸发耀眼光芒?

  探访

  四大名山:历史遗存与人文景观丰富

  泉州“母亲山”清源山位于市区北郊,俗称“北山”。清源山是闽中戴云山余脉,峰峦起伏,岩石遍布。海拔572米,山脉绵延20公里。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素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称。四大名山,清源居首,有三峰三十六岩洞之胜。登上峰顶,鸟瞰之下,绚丽多姿的古城映入眼帘。

  清源之奇以石,紫帽之秀以峰。紫帽山钟灵毓秀,层峦耸翠,是历代诗人名士卜居旅游胜地。王十朋诗句有“清源水接南溟,紫帽山齐泰岳乔”。泉州才子陈紫峰也有“清来源水寒生北,紫染帽峰秀出南”。紫帽山位于鲤城区西南边,海拔517.8米,因常有紫云覆顶,故名。唐时,山上有金粟洞,元德真人居此修真。据传,山上原有“金粟之洞”四字,为宋宁宗避居此地时手书。明代建有道观和凌霄塔,已毁。现山上尚有宋、明、清石刻18方。又因山上花木茂盛,清幽恬静,自古有“紫帽凌霄”之誉,为泉州十景之一。

  四大名山之一的朋山由大小相仿的两座山峰并列双峙,所以又名“双阳山”,位于洛江区南部,其中略大的一座叫大阳山,略小的叫小阳山。古人用“若虎而蹲,若龙而奔”,来描写它的气势,用“横冈叠献总萦蟠,忽有双尖削翠峦,并蒂秋开金菡萏,连枝露浣碧琅干”来形容它的英姿,足见它的雄奇灵秀。

  罗裳山离泉州稍远,其位置在晋江的青阳和安海之间。东有玉髻峰,下有“画马石”,又有“龙湫六井”之胜。据说六井泉脉相通,汲一井则五井之水皆动,成为极为罕见的自然景观。

  德化九仙山

  而作为泉州境内最高峰的戴云山,古往今来的众多名人登山赏景,发出“天下无山高戴云,低吟犹恐九天闻”的赞赏。峰峦之间有七里洋、莲花池等特色景点。九仙山孤峰耸立,文物蕴藏丰富,唐代开元丙辰年(716年)开山僧邹比坐化前雕刻的弥勒石刻造像、雕工精练,神态逼真,至今保存完好,是九仙山的镇山之宝,还有集元、明、清时期50余处摩崖字刻和诗刻。山上元代雕刻的戴冠观音石刻造像和千年古刹灵鹫岩、永安岩,历经修葺,香火长盛不衰,远播闽台及东南亚各地。石牛山兼有戴云山的雄伟,九仙山的灵秀,还以奇石、奇树、奇水、奇洞构成景观,令人百游不厌,每一次登临都有新的感悟。

关注更新
返回本地宝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