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宫文化景区

导语 天后宫始建于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地处城南晋江之滨,“蕃舶客航聚集之地”。该宫是我国东南沿海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妈祖庙,有“温陵天后祖庙”之称。当时庙宇规模有正殿山门、两廊、两亭。

  天后正殿,虽历经沧桑,但明清木构建筑至今依旧保存完好,采用花岗岩石砌筑的须弥座,束腰处浮雕“鲤鱼化龙”、雄狮、文房四宝“八骏云火”、仙家法器、鹤舞云中、宝盖莲花等图为二度空间动态艺术造型、雕刻刀法熟练,生动活泼,表现其神职至高无上与教属。

  东西两廊及两轩和寝殿,均由国家文物局立案拨出专款修缮。东西两廊原置配神二十四司,现改为闽台关系史博物馆陈列室,馆内收藏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举办过“闽台民间艺术展”、“泉州古今字书展”、“闽台民俗风情摄影展”等展览。  

  中国古代祭祀海神庙宇建筑。在福建省泉州市南门天后路。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庙祀海神莆田湄洲林氏女,亦称妈祖。是中国东南沿海、台湾及南洋一带现存最早、最大的妈祖庙。

  庙址是蕃舶客航聚集之地,香火旺盛。明永乐十三年(1415),钦差太监郑和出使西洋,途经泉州,曾到庙行香,经奏请奉旨重修。清康熙十九年 (1680) 庙号由“天妃”晋为“天后”。现存大殿、后殿等,尚保存清初修建时的原貌。大殿为木构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面积 525平方米。1985年国家拨款重修大殿。1987年整个建筑群收归文物部门保护管理。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修复山门。现辟为泉州市闽台关系史博物馆。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泉州本地宝,关注后对话框中回复【景区】可获泉州景区预约入口、A级景区名单和部分景区预约入口、免费景点(汇总)等信息。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