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金鱼巷美食攻略

导语 许多来泉州游玩的人,都偏爱泉州这些名字有趣又富有年代感的小巷,“金鱼巷”便是其中之一。

  关于金鱼巷

    早时,巷口曾有座老大光明电影院,后改名为泉州人民电影院。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人们就从泉州城的四面八方汇聚过来。看电影的人络绎不绝,小商小贩也渐渐多了起来。在巷口,既可以喝到四果汤,也可以尝到汤圆、菜头酸等泉州经典小吃。

  后来,电影院废弃,金鱼巷也一度冷清了许多。但小巷却因为那些经典的小吃而声名远播,再度热闹了起来。今天云儿的觅食路线,就是从这里开始啦~

  公交车在泮宫口下车,一眼就瞥见了写着“泮宫”二字的大门,它也被称为“圣贤门”,相当于现在的“校门”,是许多老泉州人不可磨灭的记忆。泮宫门楼在柔和日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彩绘屋脊、龙形雕塑、雕梁画栋,整栋门楼原汁原味地呈现着其固有的形态。

  泮宫的正对面,就是金鱼巷了。小巷宽近十米,窄的地方只有两三米(据说这是小巷最初的宽度)。宋代时,因福建转运使谢仲规曾在此建宅,而被称作谢衙。然而年久宅废,他的后裔在原地建造祠堂和牌匾,上书“金鱼世第”。由于后代均是高官,佩戴金鱼袋(官衔的象征),所以此地也被称作了“金鱼巷”。

  靠近金鱼巷口,有一家门面不大的小店,每每到了冬至或元宵节,来这里吃汤圆、买元宵圆的客人总是络绎不绝。很多人不会去记得它的名字,因为始终觉得,它就应该在那里。

  1、海丝金凤

  地址:金鱼巷5号

  推荐理由:这家叫做海丝金凤的店,其前身是金凤元宵圆。只要是老泉州人,几乎没有人是不知道的。金凤元宵圆现在的老板名叫林金鱼,老板的祖父,人称祥师傅。清末民初时,祥师傅便在文庙附近经营元宵圆,以其精致娴熟的元宵圆制作工艺闻名,深受人们喜爱。

  而后,祖祖辈辈代代相传。因为泉州是海丝的起点,店家希望这只土生土长的“金凤凰”,能够从泉州启航,飞向更多更远的地方,和更多人分享这份甜蜜,才在“金凤元宵圆”前加了两个字——“海丝”。

  店面已经重新装修过,还开了分店。对面的窗口里,阿姨们正忙碌地制作油酥炸,起锅后的油酥炸,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个黄灿灿的金元宝。

  ►蒜蓉枝:10元/6个

  店门口的蒜蓉枝也刚刚好出锅,还没走近已经就被这香喷喷的味道吸引了去,忍不住买了一小包~咬上一口,酥脆中带着蒜蓉和芝麻的香味,裹着的糖霜甜甜的却又不觉得腻。

  拿起菜单,感觉每种甜品都想尝试一番~一不留神,馋嘴的小伙伴就点了三四样。

  ►元宵圆:8元/5粒

  不能不尝的就是这元宵圆了,每个都大小匀称,白如玉,甜润宜口。就算元宵节已经过去,还是有很多客人来买盒装的元宵圆带回家。

  ►花生汤:6元/碗

  花生汤有加蛋和不加蛋的两种,不喜甜食的小伙伴也许会觉得过于甜腻。不少来店里喝花生汤的都是上了岁数的老人家,一碗香甜软糯的花生汤,就能让他们脸上浮现出幸福的笑容。还有些是带着孩子来的妈妈,孩子喜欢吃,只要顺道就会来这里喝一碗。

  ►姜芋小汤圆:7元/碗

  姜芋小汤圆,Q弹又有嚼劲,黑糖桂圆生姜做成的汤,特别适合冬季。外面寒风呼啸,热乎乎的汤圆一下肚,胃里却是暖暖的。

  2、东来菜头酸

  地址:金鱼巷3号

  推荐理由:海丝金凤的隔壁,就是东来菜头酸了,泉州非常出名的菜头酸。

  店里的小伙子说,他们家的菜头酸制作手艺从爷爷辈就传下来,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了。

  在泉州,菜头酸是妇孺皆知的小吃。萝卜酸甜、清脆可口,清凉败火。以前是做来让小孩当零食的,意思是祝福小孩健康成长。现在见得少了,要吃还成了奢侈。

  店门前摆着泡菜头酸的大盆,店里还有卖萝卜水、杨桃水、四果汤等。

  ►萝卜酸:1元/片

  一小片萝卜酸1元钱,萝卜酸咬下去嘎吱嘎吱响,特别脆。如果吃多了油腻的东西,来一块一定特别解腻~可惜云儿没有尝试杨桃水和萝卜水,一小杯也是1元左右,在连喝水都嫌贵的年代,这家店让人感到久违的实在。

  3、五叔公土笋冻

  地址:金鱼巷15号

  沿着巷子往前走不远,就看到了这家五叔公土笋冻。看得出是连锁店,门面都是精心装修过的。传说土笋冻是明朝末期郑成功奉命收复台湾时无意中发明的,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说起土笋冻,当然是以安海的最出名啦~

  不过还是有些人并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连云儿都一度天真的以为土笋冻里面爽脆可口的部分就是笋呢(神秘的微笑…)长大了以后才知道,其实它是……虫子?!即便如此,还是无法抵御土笋冻美味的诱惑。

  推荐理由:土笋冻是用生长于海边滩涂的一种名叫"土蚯"的无脊椎软体小动物(学名沙虫)加工制作的,外表晶莹剔透,柔韧嫩脆,鲜甜爽口,尤其是沾上各种佐料,更别具风味。

  ►土笋冻:10元/碗

  这里的土笋冻分量不同,价格也有差异。小碗的是6元,中碗的是10元,大碗的是12元。在店里吃,老板会帮你加入大蒜和调好的酱油醋。当然也可以选择不加佐料,带回去根据个人口味配上酱油、醋、甜酱、辣酱、芥辣、蒜蓉、海蜇、白萝卜丝、辣椒丝等。

  4、鸡腿怣

  地址:金鱼巷52号

  看到这门牌,最多人问的便是鸡腿后面那个字到底念什么?听说这是老板小名,就单字叫“怣”(you,二声)。这个字在南音唱词里经常,出现,发音介于"旺"跟"瓮"间,是“憨”和“傻”的意思。旧时是贱名,民间认为起贱名的孩子好养。不少美食爱好者慕名而来,常常大排长龙,有的则纯粹是冲这个字来的~

  推荐理由:如今这家店已经开了20多个年头,很多人都是从小吃到大。可店家还是那么“任性”,每天下午两点半开卖,去早了没有,去晚了也没有,卖完就收摊了。常常下午四点多就都卖光了,可见生意有多好~

  店面并不大,开在了民房内。来这里吃烧烤,还真有点在家中跟朋友聚餐的亲切感~

  ►鸡腿:6元/个

  店里的招牌是老板自己调出来的酱料,口味独特,保证让你一吃就忘不了!必吃的是鸡腿,再点几个小菜,上桌的时候味道真的好诱人,上面的酱汁爆多,香甜可口,花生酱的味道很浓,一点也不感觉辣。

  吃饱喝足,继续在巷子中闲逛,感受着这年代久远的一砖一瓦,仿佛又回到那个为了看部电影不惜长途跋涉的年代,商贩吆喝着,人影绰绰,热闹空前。

  这些藏匿在巷子中的小店,或许并不那么引人注目。它们没有餐厅的精致,没有酒家的高档,停车并不方便,甚至有时还要排队排到腿软!可正是这些小店的默默传承,一代又一代,才有让泉州人真正引以为傲的舌尖滋味。

  附近交通:3路、21路、32路“泮宫口”下车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分享本文到:

关闭
关注更新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