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住宿

惠安石雕

惠安素有“雕艺之乡”的美称,包括石雕、木雕、砖雕、瓷雕、灰雕等五大类,其中以石雕最具代表性,被誉为“中国石雕之都”。惠安石雕的发展历史悠久,尚存的唐朝王审知之兄王潮墓中的花纹浮雕,已逾千载。据考古研究发现惠安石雕工艺起源于汉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1600多年前的晋朝,石雕作为永久性的艺术已被应用,当时的闽林始祖林禄墓中,就有文武仲翁虎、羊的石圆雕等立于墓园以示壮观。根据史书的记载,明朝初期,惠安崇武一带已有不少的石雕作坊,明朝嘉靖年间,崇武有数十家上规模的石雕作坊,当时五峰等地就有大批人从事青石雕,被誉为“南匠”。
明代以前,惠安石雕多以石人、石兽为主,主要为圆雕,这些作品粗犷流畅,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原文化的特点。进入明代,惠安石雕内容趋于丰富,技艺也较为精湛。明末清初,惠安石雕逐步走向成熟,艺术风格转为精雕细琢,形成了惠安石雕的独特风格,龙柱、狮子就是那时的代表作。清朝光绪年间开创南师风格和“针黑白”影雕技艺的南匠代表李周的传人开始走出惠安,足迹遍及闽东南、台湾省。福州的“蒋源成”、厦门的“蒋泉记”、“蒋泉益”就是很好的例证。这个时期,惠安石雕技艺已臻完美,泉港区峰尾东岳庙的那对龙柱,可以用石头敲击来借声辨认雌雄。清末时期,在北京颐和园举行的全国性工艺品竞赛中,惠安石雕以玲珑、纤巧、流丽、繁缛的特点,在全国雕刻艺术中独树一帜。二十世纪以来,惠安石雕开始名扬天下,民国年间的南京中山陵、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成为惠安石雕能工巧匠的骄傲。解放后,惠安石雕如霖甘露,得到快速发展,1953年,崇武老艺匠蒋瓦水、蒋友才等率领500石雕工匠赴京参加北京十大建筑的工程建设,承担包括人民大会堂10根大圆柱在内的几乎所有石构件的加工制作和安装任务。同年,惠安300多名雕艺匠参加集美学村和陈嘉庚陵园——“鳌园”的建设,整个陵园的雕刻工艺超凡脱俗,园内的650件青石雕,内容集古代历史题材、中国革命史与新中国建设史于一身,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奇迹,被视为中国石雕艺术的大观园。1961年惠安创办第一家现代化石雕厂——惠安县石雕厂,由此翻开惠安石雕史崭新的一页。然而“文化大革命”给惠安石雕产业带来沉重打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又给惠安石雕带来新生,惠安石雕从此开始了从“小作坊”到“产业化”生产经营的大跨跃,形成了六大工艺,数百个品种。2006年5月20日,惠安石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南派石雕艺术的代表,惠安雕匠世家林立,人才辈出,拥有一大批技术精湛的工匠和一大批能代表我国民间雕艺最高水平的作品。目前,石雕石材业已是惠安县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占惠安年工业总产值的1/4强。惠安石雕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其主要以硬质的青石料、花岗岩等为原料,其传统种类包括圆雕、浮雕、影雕、镂空雕等等,到目前,惠安石雕已发展形成了圆雕、浮雕、线雕、影雕、沉雕、彩雕六大工艺,及碑石加工、环境园林雕塑、建筑构件、工艺雕刻、实用器皿等五大系列数百个品种,3000多种石材原料来自世界和国内各地。用中国雕塑界的“泰山北斗”钱绍武老先生概括的一句话:惠安石雕传统工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惠安石雕的主要代表作有:泉州东西塔、惠安洛阳桥、北京颐和园中五峰缕花椅桌、台北龙山寺龙柱、南京中山陵醒狮、华表、南昌起义纪念馆、井冈山纪念碑、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柱础、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毛主席纪念堂、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北京中华世纪坛、厦门集美学村、陈嘉庚陵园-“鳌园”、缅甸龙柱、韶山毛泽东诗词碑林、南昌八一纪念塔、江苏盐城新四军抗日路线图沉雕、中国海关总署大厦大型石雕、湄洲岛天上圣母妈祖雕像、海南三亚“鹿回头”雕塑、厦门鼓浪屿郑成功巨型雕像、福州西禅寺中国最高石塔-报恩塔、深圳万福广场的九龙柱、西安兵马俑陈列馆、南京雨花石纪念馆、黄帝陵、青川藏公路纪念碑、西藏宾馆、卢沟桥抗战胜利50周年纪念馆、锦州解放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碑、井冈山会师纪念碑、陕西历史博物馆、金门蒋经国纪念馆、广州玄武塔、台湾凤山五百罗汉、台湾嘉义先天玉虚宫的九龙壁和九龙池、澳门妈祖文化村、日本鉴真和尚园、马来西亚马六甲三宝山的郑和雕像、美国华盛顿国家广场马丁·路德·金雕像、日本那霸“福州园”、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大型浮雕《共和国从这里走来》、长沙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惠安科山公园百狮园、崇武石雕博览园等。

反馈